• 覃全干

    会员


  • 我叫覃全干,1980年生,广西壮族人,老家在河池东兰县大同乡里龙村。1992年,家乡变成了岩滩水电站库区之一,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移民北海。 那年我12岁。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能读书认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我已经很知足了。“书法”是什么?不知道。身边的人似乎也不关心这些。 我与书法结缘那是在1999年。发生了三件事让我对“写好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我读初中二年级时,突然有一天注意到每个月班主任老师都挑上那几个同学负责帮助给本班级书写黑板报,每一次都是那几个字写的好看的同学。天知道我也很乐意效劳的,当时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无奈,我写的字实在拿不出手,只能在心里暗自较劲,有意识的在平时写的日记里刻意练习起来。长这么大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刻意练字。 有天中午放学后,我去合浦县人民医院验光配近视眼镜。在等待拿眼镜的间隙,我就去附近街边溜达,阳光照着巨大树荫直泄地上随风舞动闪耀着光芒,心情也格外的舒畅。无意间被一家小店铺吸引了。我很好奇的走进店里,这是一家专门做书画装裱和写对联的小店,店中间案台上放着一本展开着的字帖,字帖旁边整齐的摆放着笔墨纸砚,就是没见到有人。不一会从里屋走出来一个中年人,手里还端着一碗饭,一边吃一边朝我这边过来。“你好,有什么需要吗?”。他问我。我是学生,是来你隔壁店配眼镜的,眼镜还没做好,来你这里随便看看。说明来意后,我就跟他闲聊起来。师傅,怎样练才能把字写好啊?我也喜欢,就是不知道该什么练?你能不能写几个字给我看看啊?“好!你等我吃完饭先”,他说。他很爽快的答应了,我满心期待。他再一次从里屋走到案台前坐下,不疾不徐的铺开纸,运着墨,铺好纸。一笔一划写的极为认真,落笔精准,感觉他写的很轻松很自在还很享受。写出来的字都几乎跟字帖里面的字是一模一样的,这让我打心里着实敬佩。自那以后我开始学着他的样子,自己“闭门造车”了。我买了一本钢笔字帖和一本简易的毛笔书法字帖,配合着当时风靡校园的庞中华字帖,开始没日没夜的“死磕”。不到半年功夫。我的钢笔,圆珠笔,粉笔字,成果显著,得到了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即便如此,我的毛笔字也只是刚刚开始。这次让我有了些许成就感。 1999年的除夕夜。在壮族人的习俗中,除夕晚都是要拜祖的,壮族人的祖宗牌位都是安在家里的客厅中央的,正对着大门方向,而拜祖宗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换下去年大红纸写的退了色旧“牌宗牌”,贴上全新刚写好的“祖宗牌”。不然就是大不敬,也是不吉利的,是不允许的。可是我那时候并不懂得这些。那一年我们家的“祖宗牌”就没有换。听母亲说,村里唯一会写毛笔字的那个先生太忙了,写不过来,排队到年30晚都排不上,又没有其他人会写,就因为这件事情,屋漏偏逢连夜雨,离谱的事情发生了。半夜时分。“祖宗牌”。莫名的燃起了大火,连同排位后面的玻璃窗以及都烧了个精光,被烧的玻璃碎了一地。这件事让当时的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看着伤心的母亲和写满无奈的满脸庞,我暗下决心,从今以后绝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妈,您放心。明年我们自己写,”我对母亲说。就这样,我与毛笔与书法的缘就结定了。 我19岁才初中毕业,很搞笑吧?其实,来北海之前在老家我就已经读到小学三年级了,92年来到北海时普通话尚未普及,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本地方言,语言障碍极大上课根本就听不懂,单就小学三年级,我和我的好多伙伴都换了四五个地方读,差点没崩溃,小学毕业时我都已经16岁了,当然主要还是我脑子太笨,学习不好,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 1999年9月我去了北海技工学校就读,主修是“制冷与家电维修”。算是中专学历吧。在学校一段时间后,我写字方面的优势终于是被老师看在眼里。有一天学生科的一位老师找到我,说我字写的很好,问我以前是跟哪位老师学的?“老师,我是自学的”,我回答说。聊了许久后。老师跟我说他认识一个书法家,家住离学校不远,想介绍我们认识,让我跟他以后好好学。我很欢喜的就答应了。 就这样,我人生的第一位书法老师出现了。他就是彼时的北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唐雄先老师。他兼具书法和国画与一身,书法尤善魏碑。在老师悉心系统的教导下,我的毛笔字逐渐进入了正轨,着了魔一般每天手摹心追。由于考虑到我学毛笔的初衷,我选择了以实用性为主的颜楷书入手,我的第一本字帖是颜鲁公的《多宝塔碑》。一年时间下来给自家写写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给别人还是不敢的。 从1999年到毕业工作后的。2004年,姐姐还学习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倪宽赞》、隶书《曹全碑》、小楷《灵飞经》,魏碑、行书略有涉猎,在篆刻方面颇为用功,我现在用的印章都是那时期刻的。2004年底。为了更好的学习及应用相结合,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走上街头摆地摊写卖对联。一来可以检验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成果,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怯场毛病。那时印刷对联对市场的冲击还没有那么大,手写对联,是很受大众欢迎的。我收到类似各方的诸多赞誉,也认识了很多书法同行的老师。至此,在附近十里八乡,我算是出了名了。找我写字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但来者不拒,不管多忙。只有经历过才会懂,我的初心,我做到了。 2005年4月我加入了湖北咸宁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签证人是邹慕白先生。自此之后我没有再加入任何书法组织,也没有参与任何书法比赛,这或许是个遗憾吧。多年来一直周而复始只服务于周边的群体,过年了,只要条件允许就会走社区义务写写对联。我只是个会写点毛笔字普通人,过着简单的生活。
    照片
    作品
    我也要加入人才库